2024年我们开过两次正式的投资人沟通会,一个是在2024年3月,一个是在2024年6月,都是我们认为市场过于悲观或者虽然企稳但对于未来的机会并没有充分定价的时候强call了投资伙伴群的朋友,【徐总】也是通过腾讯会议的形式,跟大家集中交流过两次。
去年全年做了48%,今年到昨天大约18%。周六白宫发了投资备忘录之后,我思考再三,最后决定周一开盘的时候用对冲策略,将我们科技股一半的持仓用股指期货对冲掉了,所以这两天回撤不到1%。二月份还剩最后这么几天,我们就不折腾了,三月份去继续赚钱就好了。
这次是我们在2025年的第一次投资人沟通会,主要是分享我们认为今年在开年不错之后,还有哪些机会没有被市场充分发现,我们不能在线上讲产品募集的事情,只是分析今年的机会,介绍我们的团队和方法论,有关于产品的问题,请会后私下一对一沟通。
1、我们认为本轮AI推动的科技行情应当比美国过去两年更加持久
(1)本轮科技牛的底层逻辑
- deepseek出现前后,叙事逻辑有了天翻地覆的两个变化:
- 中国:科技科技资产从落后、孤立、差距越来越大,到领先,降本,应用走入现实
- AI产业:b到C——商业化大幕开启
- AI对各行业的影响会非常深远,科技股的四阶段
- 政策/研发突破
- 产品
- 收入
- 利润
(2)我们在这波行情赚钱四要素
- 对AI应用的信仰+移动互联网产业背景和基本面研究能力
- 对第三阶段长期的等待,足够饥渴
- 精准的宏观择时捕捉右侧机会【重点】
- 错了怎么办?:严格的止盈策略,对冲策略,肯定能够全身而退【这也是我们跟其他团队最大的区别】
- 【转化】投资的目标是赢钱,但换个思路其实应该把目标定位不输钱或者在赔率比较好的时候输小钱,然后持续的下注就好了
- 我们没有二级市场公募基金的那些相对收益的束缚,而且我们管理团队在产品里的投入才是第一大股东,我们是炒自己钱的心态在做资产管理,这种心态的好处:
- 在重大的风险或者重大的机会时候,往往会忘掉管理别人的钱,就想自己的钱该怎么办
- 往往都是对的
- 去年2月份和今年2月份很典型,我们都是快速把仓位加满捕捉到了行情的主升浪
- 2月份策略做了极端回撤计算
- 心里想清楚最多亏多少钱这才是最底层的信仰,加上对印钞机的基本面研究能力和宏观择时的准确度,大概率是对的,赚钱我赚最多,亏钱我亏最多,肯定要博一下
- 去年6、7月份和12月以及今年1月,也是一样,我们空仓也是抱着踏空的也不亏钱的心态,包括周一早盘执行的对冲策略,我虽然空了一半科技股头寸的股指,很多人看完昨晚美股暴跌,说我太神了,我回复说,但我真的希望涨的,毕竟少赚比少亏舒服多了
- 我跟自己不断洗脑,也跟我的会员不断洗脑,反过来再洗脑自己
- 以赢钱为目的,而不是多少
- 慢慢变富是我们的最核心投资原则
- 体现在我们做宏观策略、择时、选股、交易计划方方面面,只要是预测都是会错的,所有的报告最后一个部分都是固定的内容,错了怎么办?
- 如果只是踏空,那就要把心态调整好
- 如果是亏钱,那就要看极端情况下,所有项目都止损退出,这个回撤我到底能不能接受,赔率是不是合适,如果不合适,就要重新再调
2、2025年还有哪些机会没被市场充分定价
(1)市场没有充分定价AI在C端商业化进程(波动比较大的其中一个原因)
- 进来赌博的韭菜已经很多了,有正确认知和信仰的人还没那么多
- 炒龙头的人多,但对龙头公司商业模式和估值体系的响思考不够深刻
- 拿腾讯举例(不是推荐股票,而且这个票很难炒,先提示风险)
- 最浅的入口还没有部署
- 聊天机器人满足的是信息检索需求,是十四亿人每天的高频刚需
- 腾讯的基因:社交、变现克制、单用户ARPU只是阿里的一半
- 腾讯的估值压力在于收入结构过分依赖游戏30%,广告收入占比只有14%,电商收入刚刚起步
- 聊天机器人更类似于搜索变现方式
- 容易加入广告,且不会干扰用户
- 小程序和电商的基础设施完善
- 新的大几亿人的流量入口,能够做的事情太多了
- AI助手带来新的用户、收入和利润
- 业务结构更加均衡
- 单用户变现能力提升
- 估值提升
- 目前我们已经将科技股一半的头寸用股指期货对冲了,虽然这波科技股我们看对了也赚到了,但实话说非常难炒,中间的波动太大了,我每天都在把自己的信仰逻辑写下来,讲出去,但过去两周周四的那种洗盘,还是非常考验我们阅读市场的能力和对这波科技行情的信仰
- 我的判断是周一有可能是短期顶部,需要观察,所以我们现在使用中性策略;如果周一不是顶部,3月份也会有一波回调,离开的资金主力就是前期利润很丰厚的海外冲基金,之后长期资金long only如果还在继续流入,在高位震荡结束后,肯定还会有右侧的行情,如果节奏把握的比较好,我觉得科技项目在全年还可以寄给我们贡献10%以上的净值,当然这个要看具体基本面兑现情况,这波行情是必须有基本面有数据有用户出来的,我们做不到美国那种左脚踩右脚,凭空起高楼
(2)市场没有充分定价的其他机会
- 消费仍然会给我们全年带来很好的净值收益
- 我们团队对新消费的研究能力已经得到时间的证明
- 地产是最大的基本面,有企稳的迹象
- 【转化】政策刺激有可能超预期,主要是针对失业问题和三四线人口流失的问题【我们再等新的政策落地,这个市场完全没有任何预期】
- 增加居民收入是政策目标
- 【转化】中国14亿人的消费大市场,每过一段时间都可以发现一些新的消费印钞机
- 估值合理,处于成长期的好公司,我们会按照依据宏观择时,结合科学的交易策略,在他们身上反复持续的取钱
- 【插播一下项目管理】我们是项目管理体系,每一次在印钞机上取钱就是一个项目,区别于传统二级私募的组合管理,我们的持仓是由5-10个项目组成的,每个项目在启动的时候都设置好了四要素
- 怎么买、怎么卖、最多亏多少、预期赚多少:赔率
- 好处是永远客观冷静,不会跟着市场情绪波动跑偏
- 永远不会出现补仓或者追涨
- 很难出现净值大面积回撤
- 出现这种情况都是因为不认输
- 我们24年做了大约60个多项目,平均胜率80%以上
- 只要单月出现连续三个项目都是止损退出,自然就要重新思考到底是哪儿出了问题
- 在消费印钞机的项目上,我们的胜率是接近100%的
- 【转化】如果我们等待的机会如期到来,我觉得上半年消费项目还可以给我们在贡献20%的净值空间
- 贸易战硝烟过后,出海链一样充满机会
- 中国长期逻辑肯定是出海
- 中国与鬼子的竞争,不止是供应链成本,是系统性的碾压
- 【转化】现在需要的是等待好的时间窗口,我们认为Q3到Q4出海链会比较好,如果我们等待的机会确认了,我觉得可以给净值带来10-20%的弹性空间;
- 但到了2026年,川普通过进一步减税的法案之后,美国财政缺钱,等川普搞定了美国中期选举,可能关税问题又要被拿出来继续战,所以节奏真的很重要
3、天翼团队的特点和优势
(1)精准的宏观择时能力
- 基因:经济学的背景,对宏观择时有信仰;看了太多牛人在熊市赔死
- 方法论:比较复杂,看结果结果即可【发图片】
- 信仰:宏观择时、长期价值但要跟交易策略结合、以盈为目标,多少次之,慢慢变富,
(2)科学和冷静的交易体系
- 心态的重要性
- 懂价值的人里,最懂交易的
(3)深入产业层面的基本面研究能力
4、天翼团队和其他二级市场团队的区别
(1)以炒自己钱的心态做资管——坚持绝对收益
- 胜率和赔率的关系
- 输赢和多少的关系
- 保持绝对收益心态——团队始终坚持第一大股东
(2)坚持以心态和取钱的方法论
- 克制贪婪
- 屏蔽二级市场噪音
- 只找慢慢变富,志同道合的伙伴
